總網頁瀏覽量

追蹤者

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

黃郁晴(8)_說˙ 建築_中村拓志_非抽象、訴求感覺的模型_48~63頁

“非抽象、訴求感覺的模型”,這樣的一句話道出中村拓志建築師對其設計模型的堅持。他說,他的模型都是講求逼真,連材料紋路也特別用photoshop加工上去。這樣的堅持很特別,也讓我們知道,其實做模型並不是只是研究用,而是要訴求感覺,因為建築物貼近人的生活,而人偏偏又是靠感覺的生物,因此,可想而知的,一棟建築給人的感覺會影響其心情,而建築模型也是,模型所呈現的感覺,必定多少會影響客戶選擇。
在中村拓志建築師的作品中,Dancing trees令我印象深刻,文章中有說到,一般處理像這樣一大片樹林的基地,通常是砍掉;然而中村拓志建築師卻反其道而行,採用將樹木保留又不失客戶權益的設計,讓建築物穿梭在樹木搖曳之間,不僅讓建築物與自然發生互動,又可以保留原本生態,這樣的設計才叫做設計吧!
在中村拓志建築師的理念中,還有一項令我想學習,那便是逆向思考,逆向利用,就是我所說的反其道而行。這樣的做法,應該時常會帶來驚喜吧!而且我相信在這創意的時代,若是仍依循前例,那如何競爭?所以,不僅設計要逆向操作、創新,圖面也必須與眾不同。中村拓志建築師也說了,如果無法徹底改變這些沿襲,日本建築師的簡報永遠內向保守,難登大雅之堂。

王蓁宜(6)_建築家的20歲年代_01_雷佐.皮亞諾_p20-43

首篇便以輕鬆的對談展開,十分討喜。
  「建築就如同浮在海面上的冰山」進建築系前看建築是表面的,甚至有些膚淺,現在建築的故事卻深深吸引著我。這句話似乎能和漢寶德先生所敘:「建築是多面向的」建築體背後是藝術、科技、社會、生活……,各種面向的統合,建築是活的,活在文化中、歷史中。
  雷佐.皮亞諾沒有經過大學時代,應該說無法,但他對自己早期在事務所學習的日子,稱為玩沙的嬉戲,我想,相對於現在,我們正處於玩沙的時期中,嬉戲於競圖中吧!都是嘗試、挑戰,無止盡的樂趣。 
  留一點時間給自己,這句話曾經也聽過系上的老師說過。在資訊氾濫的時代,往往不斷的吸收,卻忘了消化成為自己的,反而對資訊麻痺。在設計上留了時間,也必須給生活時間,有時必須將自己在黑暗中沉澱,什麼都不想,靜靜的停留著,讓時間也停止流動。有時好像必須跟現世斷了線,才得以平靜。
  在學的時間,都是在摸索吧,或是在探討、深思某些異常的問題,摸索一條條可能的路,可能的曲線,極限的舞動,極端變化的心情,好多問題交織,啪啦啪啦的,一個問題跳出一個問題,終究是好奇,不管有沒有益處。
  看著大師的20歲,會莫名的振奮,就像看著學長姐的大一,自己也要這麼努力的成長。

陳凱(6)_漢寶德 給青年建築師的信_第六封信 談建築設計_p83~p100

建築設計是每所學校建築系必學的課程,漢寶德先生在這封信中提及的設計方法似乎是比較高深跟實際的,對只有一年級的我而言,可能比較沒辦法體會那麼詳細,裡面提到說建築的思考是多面向又立體的,有時還有線性思考及橫向思考的想法,後來多讀了幾次後,才慢慢的有一些了解,一個好的建築應該是有天時地利和好的設計,從最基本的房間安排、動線規畫到結構載重問題,一個厲害的建築師在設計的時候這些想法是個圈而互相關聯,有的時候要顧及外觀就不得不改變某些其它的設計,但是漢寶德先生也提到說,設計方法是按個人性向而成的,沒有一定的規則,所以也許在這樣的方法上碰了壁的人,可以找到另一種適合自己的設計技巧,此外他也提到了理念與信仰,也許有些驕傲狂妄的感覺,但是真的如他所說,建築師缺乏了理念與信仰,那建築就淪為替有錢人服務的卑微行業了,這一點我很認同,做建築就要有一股堅持,出來的建築才會有特有的感動!

林翰平(6)_城市觀察_第一篇_日本接觸_p5~p72

作者以經濟層面出發詳盡說明日本對於台灣社會的影響,包括近幾年的新接觸新特徵,甚至有所謂第二類日本接觸。主要是以自覺的心態去評斷日本強勢消費形態的侵入。

相當贊同作者詹先生所提醒,第二類日本接觸中,由於是不同於第一波接觸的切身體驗(血肉模糊的歷史仇恨),再加上現在年輕人民族意識和文化歷史的想法之缺乏,對於中日美之間的關係通常冷漠而不關心,導致根本不懂日本文化(甚至語言)就盲目根據圖表樣式(他們僅能接受到的管道)照單全收,爭奪生活的認同,相信日本給的東西都是最好的。在這種看不見、無意識的的強勢的經濟侵略下,很容易喪失解釋世界的權利。

由於經濟強勢的文化(如日本),其文化的必定也強勢,在加上地理位置的比鄰,將來,台灣的文化是不是也會猶如經濟般,無形中,處處藏著日本的影子,甚至反客為主,被他們支配呢?我想我們應該無法停止質疑和討論這有關的一切。

高穎滔(6)_創意人.創意思考的自我訓練_訓練法_重新定義訓練法_p.128-133

創意是現代社會很重要的賣點,但創意卻不只是一般所想的那般景象,而在我眼中,這麼多訓練法中最讓我有所感觸的即是,重新定義訓練法!

認知上的改變就是一種創意,這樣的思維看似簡單,卻是大多數人所難以實行的,變和不變的爭議在亙古以前流傳至今,而現實而言,整個大時代可從未停止流轉,而我們對世間萬物的認知其實早已被推著扭轉了不知幾次,在轉變的同時如果能面對一些事物的定義和界定有所更動,那麼靈感就此萌生了,事實上這個道理是很平易的,學著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東西,或者把眼光擴展,都能有所收穫。
”不斷重新解釋自己的角色、社會的特性,這不但是創意人的思考方式,也是所有想在社會不被淘汰的必備條件”我想,此時我因而得到很大的警示和另一種看待事物的新角度,期許!

高穎滔(5)_城市觀察_第三篇-1_我看龍應台_p.233-244

這個城市觀察中的城市,似乎是屬於觀察台灣這個島上城市的發展,但即使不是我所生長的地方,卻仍然有許多現象是息息相關並且值得深思的。
“我看龍應台現象”是很有趣且其妙的,我對龍應台雖不熟悉,但也是略知一二,了解她的筆下犀利,她的筆勁渾厚,批判曾經是她的長才,就算只是這樣的瞭解,卻也能從這篇短文中瞭解到批判對於社會的重要性,要恰到好處,要在時間點上,好的評論是能夠帶領社會大眾,在一片迷茫的訊息大海中,尋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,而在這之中我也明白,大眾化的批判可能是必須的,因為”批判”不應該是專制的、獨有的,那會像是一種訊息傳遞上的暴力,變成難堪的強迫接受,那對社會文來說十分危險,也很不堪!我們不能說”龍應台現象”因為那並不是因他引起,只是我們不能只有一個人在做批判罷了!張開你的眼,解放你的成見,我想做一個稱職的社會人應不是難事!

高穎滔(4)_城市觀察_第三篇-1_大眾文化偶像_p.123-138

城市,諾大的使居住其中的人不知所措,不知道春夏秋冬是不可能的,但在其中忙碌穿梭的人們,總像在盲目的生活,城市觀察這本書,雖然看似索然無味,但其中議題卻是值得我們這些棲息在水泥叢林中的居民,好好研究深思。
在很多篇之中的”大眾文化偶像’’十分切和我們這個年齡,對於潮流無法捨棄的年齡,而社會上傳播媒介—大眾傳播,”概念化”的存在變的快速而根深蒂固,但是不管是事物還是人的形象變成一種概念,那時對於這個既定印象的顛覆和改革會變的艱難,一談到某個名人,幾個代表的形容詞馬上浮現腦海,那是他的代表和象徵,卻不是他的全部,更可能不是他身上任何一個特徵,因為以假象概括自己的形象可以是一種手段,而且必須。我們離那些外號”偶像的人”實在太遠,只能跟隨著他們先起的一滔滔浪潮前進和瘋狂,有點癡狂,即便如此,這種現象在我們之間無法消失,而概念性的危險,就當成提醒,提醒自己不要以一言來定一任何不熟知的事物。

陳凱(5)_漢寶德 給青年建築師的信_第四封 多面向的建築_p49~p65

建築是文化的代表 歷史的象徵 科學與藝術綜合的產物,這是潘冀先生在他的書中提及的。
在漢寶德先生給青年建築師的第四封信中,我再度看到了建築是個森羅萬象,涵蓋範圍極大的統稱,看完漢寶德先生這篇文章,說實在對未來不免開始產生了一些疑慮,當初最純粹的熱情,想蓋大房子的企圖都在開始動搖著,雖然說當初在選擇的時候就很清楚,但是真的沒想到這跟當初的想法落差會如此的大,現在在追求的是生活,漢先生說,把建築當作一種欣賞與認識生活的經驗,才是懂生活,開始疑惑,把建築當職業真的會那麼苦嗎?因為我之前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很專業的領域,我想要的也是一個特別的行業,心情開始繁複,開始想如果只是把建築當興趣,那在如此熬下去是否還有意義?
後來想一想又何嘗不可?人生中要面對的挑戰很多,未來的路也不急著要決定,這五年的歷練,會使我們更堅強,更能生存,畢竟熬過來才會是自己的,有了這段過程,相信在面對之後的風風雨噢,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走出的路,哈哈哈 ,況且,我除了建築,什麼都沒有了,所以我珍惜我在乎這樣技能。

張立維(6)_建築問答集_國際建築名家訪談錄_06-15頁

最初我對於作者序都不太感興趣,認為它說的只是之後內容的濃縮罷了,但看了它的標題「數位現代主義­-為何建築受到空前的歡迎」,開始激起我想要繼續往下看的慾望。現代人對於建築的想法已經同過去差很多,空間還是佔很大的比重,但建築的外在更是許多企業家、政府願意砸大錢請名建築師的因素,於是解構主義、後現代主義興盛,建築師紛紛蓋出一棟棟曠世鉅作,無非不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創意表現給世人知道,創造出我就是跟別人不一樣的自我意識心態,其實,這樣的結果在許多評論家的眼中是不可取的。因為建築不是一門只關於本身自我的表現,也包含了別人的自我成分在。如何在建築師和業主、建築外在和內在取得一定的平衡,創造雙贏的場面,是我們需要深入去探究的。「只有在規則仍被遵守的情況下,打破規則才會帶來正面的效果。」或許這句話能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看法!

張立維(5)_建築問答集_國際建築名家訪談錄_136-143頁

路思義教堂,是我對東海建築的第一個印象,知道這教堂是貝聿銘設計時,馬上就對這篇訪談內容產生興趣。從他們的對話中感覺到貝聿銘是一個有想法的長者,不會刻意的把自己放入某個學派,也不會因為受教於格羅斯就對他推崇備至,而是在欣賞各個風格建築的過程中,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。過程中或許比別人需付出更多心力,得到的成就卻也是不同凡響的。

對於祖國中國,相對於他在國外待了六十八年,感情成分比較少,但做設計的過程也因為他是中國人的關係,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,誠如他所說「有時我覺得自己的靈感來自中國傳統書法」,追根究柢,本身的文化還是一個很大的創作來源,如果沒了自己的文化,談吐間粗俗了,思想也只是一味的崇洋媚外。最後一個問題他回答「中國等我的答覆已經等十年了,而今或許是答應的時候了。」建一個美術館應是最美麗的答案。